为了保留住公众号,胡诌几句。倘若以后日子好了,用它随便记录一些什么。

刚刚听到一首《起风了》,看到一些美好的学生年代的画面。
以前觉着自己根本不会怀念上学,坚定地相信我会永远保持快乐,尽管走下去,一路上花开,一上海移花宫路上幸福,永远赤诚地爱这个世界。
目前固然仍有童心,但想要一直那样,太难,也没必要。一个人的童真,必然是周围一群人为你撑着。天真了将近三十年,也算非常幸运了。
人长大的标志之一是不是推翻以前的想法,并给它归类到幼稚那边?
听着歌,忽然之间,我也怀念起上学的时光。放肆招摇的笑啊,晚自习后挂在枝头的月亮,以及再怎么冷,非得洗个头才去上课的清晨。一间屋子里,一层楼的过道,一片叫做操场的空地和一个叫学校的地方,那么多男孩儿,那么多女孩儿,青春又快乐。
怀念它,并非说当时真就多么好,摒除那时候身在此山中懵懂,另一原因就是现在的不如意。
后知后觉,原来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阿努巴尔的束缚不会一辈子上学。欢乐有终点,没能解开的误会,再提也不合适,想靠近的人,现在更远了。快乐、不忿、沮丧、骄傲、执拗······全定格了。许多事情,无疾而终,许多意难平,慢慢也平,接受树可以没有累累果实。
现如今,从小学到大学,那些打打闹闹的同学、传纸条的同学、小心偷看的同学······结婚的结婚,生孩子的生孩子,各自工作,各忙各的,联系渐少。自己独自在外面生活工作,日复一日,平淡且飞龙乘云染色清寂,虽然忙,却并不那么充实,有时候闲着就喜欢胡思乱想,几乎对一切都缺理性的规划和目标。
感觉自己像贾樟柯电影里的小武,时代进步好快,是个想抓住一michaela romanini些什么的农村青年,也像王朔嘴里的遗老遗少。跟社会脱节的明显,跟不上步伐和潮流,受限于对世界的认知,愁容满面。
上学时候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