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知识资讯 >> 正文

事关河南发展:国新办举行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

网络 健身知识 2年前 0
摘要:

今天给大家说说关于事关河南发展:国新办举行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的内容,(9月13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 ,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文究竟说了些什么,有没有对您有点帮助。

(9月13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于近日印发,素麻衣品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先生,山西省副省长韦韬先生,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先生,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先生,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先生,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乐成先生,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女士,请他们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丛亮先生作介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中部地区崛起的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并要求研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下面,我就《意见》有关情况作简单介绍。

  《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谋篇布局,是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总的来看,《意见》着重体现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要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新时代关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明确发展目标、部署工作任务、完善保障措施。二是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始终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注重在自主创新上找出路,在城乡区域协调上求突破,在平山加奈生态绿色上做文章,在内陆开放上下功夫,在服务共享上出实招,通过五大发展理念协同发力,形成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基于此,《意见》分两个时间节点明确了发展目标,部署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在目标设置方面,《意见》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原则,按照2025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提出要求。一是到2025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这主要考虑2025年是“十四五”结束的时间,明确这个时间节点的目标,有利于检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二是到2035年,中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主要考虑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节点相呼应。同时,《意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领域分别提出了量化指标,与定性指标一同构成了目标体系。这些目标是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对照全国平均水平、结合中部地区实际来制定的,总体看是合理可行的。

  围绕上述目标,《意见》部署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包括主动融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等。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抓住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这个“牛鼻子”,共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加快内陆开放通道建设、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五是坚持共享发展,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保障这些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实现,《意见》从建立健全支持政策体系、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且对有关地方和中央部门认真抓好《意见》组织实施作出了部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发展阶段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服务指导,形成工作合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强化担当、狠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意见》落地见效,奋力开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谢谢大家!

  寿小丽:  谢谢丛亮副主任的介绍。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意见》时强调,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请问中部地区的全局性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丛亮: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比较好,文化底蕴深厚。今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意见》时明确指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我们要从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地位、在承载“三基地一枢纽”的重要功能等方面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切实增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从区域板块增长格局演变中把握中部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党中央作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区域发展板块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达到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特别是从2017年第三季度到2019年底这个时间段,连续10个季度的经济增速领跑四大板块。2020年,中部地区以占全国10.7%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25.8%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2%的地区生产总值。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11.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7%,超过全国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领跑四大板块,为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中部地区既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劲的发展动力,又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完全能够肩负起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

  第二,从“三基地一枢纽”的功能提升中把握中部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2006年,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决策,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将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枢纽地位,现在看这个地位越来越重要,很多西部地区的原材料和矿产品要通过中部地区运送到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电力输送、能源输送,所以中部地区在全国的骨干支撑作用会越来越强,这也是它的全局意义所在。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意见》提出要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并在产业集群、粮食生产、物流聋哑人找女朋友枢纽、中心城市等领域多处提到河南。请问,河南如何巩固优势、塑造优势,在服务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的作为?谢谢。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  谢谢光明日报记者提问,感谢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对河南的关注、关心、监督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亲临河南视察,对河南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这是河南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也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河南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比如,刚才记者朋友问到的制造优势、粮食生产优势、区位交通优势等。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刚刚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推动“十大战略”,实现“两个确保”。“两个确保”,第一是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第二是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十大战略”中有一个就是“优势再造”战略,目的是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河南不折不扣落地生根。在工作中,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挺起河南制造硬脊梁。在“一五”、“二五”时期,河南形成了制造优势,所以制造优势是河南的传统优势。如何将制造优势发挥好,我们把制造业作为河南的主攻方向,在提升技术水准、产业链水平上再造优势,具体就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技术嫁接、技术改造、新技术赋能和智能化改造,让传潘美辰近况统制造、食品加工、轻纺、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迭代升级,迈进产业链的中高端和关键环。

  同时,我们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聚焦智能终端、新材料、新能源等,形成一批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对未来产业,我们推动谋篇布局,围绕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聚焦量子通信、新型互联网、基因技术等进行储备,实施孵化工程,夯基垒台、谋篇布局。

  二是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河南将全面对接国家战略创新力量体系,正在着手重建、重构、重振河南科学院,加快嵩山实验室、种业实验室等一批实验室建设,实施“双一流”高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政产学研用主体贯通,把人才、资金、技术和数据要素聚集,让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形成一种新的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三是构建交通枢纽新优势。河南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交通是我们的一大比较优势,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有五条经过河南。怎样把交通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这正是我们现在发力开展的一项工作。我们打通大通道,疏通微循环,解决一些体制机制堵点问题,依托中欧班列,还有郑州至卢森堡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海铁联运通道,加快建设“海、陆、空、网”四条丝绸之路,形成新优势。同时,把人才、技术、资金和实体产业留在河南,实现“流量”变“留量”。

  四是强化市域县域双支撑。我们将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筑高原,同向发力、良性互动。对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拉高标杆,放大视野,提升国际化,争当国家队。将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成为重要增长极,同时再培育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另一方面,把河南的“底板”抬升,“底盘”做大,就是县域经济,我们正在实施放权赋能,对开发区实施新一轮改革,也就是扩区、整合、调规、改制,以市场化方向推动开发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平台。

  五是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河南一直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在粮食生产方面,我们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依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提升抗灾能力,确保粮食产量能够突破1300亿斤,同步推动延伸河南粮食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提高比较优势,巩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让“国人粮仓”向“国人厨房”向“世人餐桌”提质增效转变,扛起河南应有的担当。

  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中部六省发展水平不同,域内经济联系紧密度和融合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请问,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的区域整体实力?谢谢?

  丛亮:  中部地区的常住人口超过全国的1/4,既拥有长江中游和中原两大城市群,也拥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包括武汉、长沙、郑州、合肥等都是GDP过万亿的城市,经济规模都比较大。这六个省都承载着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使命,比如说江西、湖南、湖北和安徽属于长江经济带,河南、山西承担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但同时也确实存在着六省之间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的问题,如人均GDP较高的湖北省是人均GDP稍低一些的山西省的1.43倍,省际之间的合作联动还不够紧密,城镇化率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概6个百分点,整体实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下一步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意见》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关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部署,推动中部六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各扬所长、齐头并进,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深化合作联动和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意见》实施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尽快落实到位。

  从具体工作来看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实施年度工作安排。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意见》落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抓紧组织实施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近期重点工作安排,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推动落实重大任务、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确保开好头、起好步。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根据《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的统筹指导作用,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进一步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意见》实施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强化督促和实施效果评估,共同推进《意见》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和落地。

  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意见》中提出支持河南等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近期,河南遭受特大洪涝灾害,请问河南将如何在防灾减灾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谢谢。

  周霁:  近期,河南遭受了极端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河南灾情牵动国人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情系河南人民,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灾区恢复重建。李克强总理亲赴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组织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灾后重建工作。国家各部委调集人员、物资、资金支持河南,兄弟省份奔赴河南实施救援,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无私奉献,催人泪下。在这里,我真诚地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一亿河南人民,感谢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在一线参与抢险救灾的同志们,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对我们的关心支持。

  刚才记者提到的灾后重建,这是目前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河南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这些年来,我们已连续四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300亿斤,小麦生产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今年夏粮喜获丰收,产量达到760亿斤以上。但这一轮的极端强降雨洪涝灾害对秋粮影响比较大,受损农作物面积约87万公顷。在国家各部委的关心支持下,特别是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及时抢种、补种、改种,也就是把这次灾害的损失争取降到最低点,确保今年粮食产量继续突破1300亿斤,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民生责任。当然,这一轮灾害也暴露出我们一些薄弱环节,所以我们围绕综合能力提升,正在着手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兴修水利设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轮强降雨也使河南的水利设施有5900余处损毁,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加固抢险,蓄滞洪区分洪口、漫溢决口等严重损毁的地方已全面抢修完毕。现在正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编制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也就是指导我们把后续的灾后重建工作做得更系统、更科学。在水利方面,把病险水库的加固问题,区域性流域性干支流的加固问题、疏浚问题,还有蓄滞洪区系统治理的问题,一并开展,提高河南抗旱排涝综合能力,提升应急抗灾能力,既要抗旱还要防洪。

  二是守牢耕地底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住农田就能保住粮食生产。在这方面,河南坚决守牢1.22亿亩耕地和1.02亿基本农田。在国家支持下,我们正在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改造,计划到“十四五”末能形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4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保证粮食生产1300亿斤的基础。

  三是强化种业支撑。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我们正在依托国家生育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种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等几个“国字号”平台,聚焦创新资源,保护好种子资源,实施技术突破,也就是从源头上,我们要把河南建成种业大省,从种业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

  四是做强特优农业。河南“地下”有资源,“地上”有农作物,我们要做好“地上”文章,这些年通过不断努力,农产品深加工已经成为河南的重要支柱产业,大家熟知的思念汤圆、三全水饺、双汇火腿肠、好想你枣这些产品享誉海内外,后续我们将围绕这些优势企业招引嫁接,把我们的比较优势不断放大,延伸河南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升比较优势,在比较优势中也调动种粮积极性,巩固好粮食生产的基础,最终扛起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也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抗灾能力,提高优质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

  谢谢。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

// 事关河南发展:国新办举行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 //

版权申明:本文来自链接
*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处理,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