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知识资讯 >> 正文

苏学记忆|苏学诗词:读《和董传留别》有感

网络 健身知识 2年前 0
摘要:

今天给大家说说关于苏学记忆|苏学诗词:读《和董传留别》有感的内容,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仲冬梅,华东师范大学古典文学博士、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和董传留别》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 ,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文究竟说了些什么,有没有对您有点帮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仲冬梅,华东师范大学古典文学博士、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最开始注意这首诗,是因为喜欢首联的女刊官网下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总觉得这一句诗,写出了读书赋予人的最可宝贵的精神气质。也因为这一句的缘故,也没用仔细地揣摩后面几句诗的含义,想当然地以为是顺着这一句的意思,延续下去。

但是稍微仔细一点阅读,发现诗歌全然不是我所想当然的那样。首联自然是这首诗中最醒目的诗句,非常有震撼力。截然的对比,一方面是粗服乱头,一方面是气质高华。化腐朽为神奇的关键,就是“腹有诗书”。

只是,整首诗给我的感觉是凄凉之中带着某种无味的伤感。对于一首律诗非常关键的中间两联对仗,苏轼集中来写董传贫困的读书应举生涯。说真心话,我怎么读,怎么觉得这四句两联诗,不过是在重复那一句“粗缯大布裹生涯”,不惟如此,还将那一句诗中所蕴涵的那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可能冲淡。是一个在困窘中挣扎的书生。

诗的尾联,“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希冀董传能够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扬眉吐气,以夸世俗。似乎苏轼写到这里,完全忘记了他开头的金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剩下的,就只有对一个不得意的书生的一点祝福了。

可是,写下这样的理解之后,总是感觉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这首诗在我心中慢慢生根长叶。终于有一天,蓦然间,感觉自己找寻到了当初遗漏的东西。我所以会觉得这诗古怪,是因为苏轼没有循着我们惯常的期待,以宏大的理想——念苍生,高尚的情操——君子固穷来勉力困窘之中的董传,而是深深地体谅到董传的穷困不得意,虽然无力改变穷困带来的种种尴尬,也期待着他能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可以夸耀于世俗——那个为很多人所鄙视、却不能根本上摆脱的世俗。能在世俗中扬眉吐气,也算是对董传的一点安慰。而在诗歌展开德国行为艺术家ulay的过程中,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瓠叶》、老儒(博学硕儒)这些词语背后所可能蕴含的那些古来的读书人的高远志向和宏伟大业等等,既有点可笑,也有点可悲。这样,就把这个境况中的董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世俗的眼光看来,是一个不成功的个体,凸显了出来。让我们重新注意到董传的存在,这存在,既不是因为博学,也不是因为功业,就是那样的一个穷困潦倒,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而改变处境的读书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本身就值得被关注。

慢 慢

聆 听

这首诗,是苏轼在结束凤翔签判任返回汴梁、途径长安县与董传别所作,东坡时年二十七岁,是他少年盛名满天下,踌躇满志的时代。而董传,据王水照《苏轼选集》注释:“董传,字至和,洛阳云南证监局局长范辉人。家居长安二曲。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后韩琦荐举,未果,贫穷早卒。”可知是一个在世人眼中身无长物的普通读书人。不是说这样的苏轼与这样的董传相交,就显示了苏轼“众生平等”的观念,而是这样的苏轼在与这样的董传分别的时候,能够深深地体谅董传的处境,感其所感,视董传为一个独特存在的人,才能见到苏轼心目中的“平等”。

会想到写这首诗的鉴赏,是因为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引用而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这句在宋人笔记中辗转流传的话,与苏轼自己的诗文留给人们的认知相吻合。后世的东坡拥趸也很乐于以此来描述心目中的苏轼的形象。而这首《和董传留别》,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佐证东坡的这句名言。

关于苏轼,人们更习惯从他那些能直接表达哲学思考,人生感悟的作品中去追寻其思想价值、意义。可是,思想若不能触及人生,这思想,就只能停留在故纸堆里,而不具有生命力。苏轼《答张文潜书》曾说:“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这是他反对王安石学说乃至变法的根本原因,也是苏轼之所以成为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乐观的苏轼的原因。他意识到了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并且尊重这种独特性。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不仅是对天下之物,也包括天下之人。由此,我们才能理葳瑶h吧解他说的“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不是所谓的“烂好人”,或者天真烂漫,而是因为他能看到每一个人身上的“好”,每一个人的意义与价值,所以他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与他相遇的人。

理解了这样的苏轼,我们才能读懂他的《和董传留别》。虽然他的诗中并没有直接面对儒家一直以来的安贫乐道等宏大的说法,可是却凸显出了这些说法背后的一丝尴尬和可笑——“道”与现实的个体人生之间的裂隙。董传这样的没有功名也没有如同颜回那样的品德的困窘书生得以在历史上有了存在的权力。

感谢仲冬梅老师授权发表

排版|郑冉淼

校审|伏娟

终审|李世禹

海南大学苏学研究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Tags: 诗词 记忆
// 苏学记忆|苏学诗词:读《和董传留别》有感 //

版权申明:本文来自链接
*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处理,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